一种用于泵送的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APP下载

文档序号:34131600发布日期:2023-11-28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泵送混凝土领域,种用具体地说他,于泵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泵送的陶粒土及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泵送陶粒混凝土是混凝指由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工业设备使混凝土传至长距离或者较高的楼层上;由于泵送陶粒混凝土在泵送的过程中会出现陶粒上浮和分层等问题,导致拆模后气孔多,其制使其泵送陶粒混凝土容易出现泵压损失大的备方情况,在泵压的法流作用下使其陶粒吸水率更大,陶粒会在泵管前端或弯管处堵塞,种用从而导致无法实现泵送施工,于泵这将严重阻碍陶粒混凝土在结构工程中的陶粒土及应用。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混凝用于泵送的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其制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备方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泵送的陶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法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泵送的种用陶粒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80-100份水泥、400-450份天然砂、矿粉5-20份、300-350份粉煤灰陶粒、210-230份清水、120-135份粉煤灰、0.8-1份外加剂、110-150份矿渣粉、8-12份泵送剂、80-100份水性聚氨酯乳液、0.06-0.09份自由基共聚改性型水溶树脂、0.01份有机硅氧烷消泡剂和1.5-2.5份复合型稳泡剂。
6.作为优选,所述外加剂为酯类减水剂,在所述酯类减水剂中添加凝胶树脂材料;;所述泵送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3-3.5份改性淀粉醚、1-3份聚丙烯酰胺、2-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份缓凝剂、2-4份环氧树脂、5-8份水。
7.作为优选,还包括1-100份细骨料、所述细骨料为河沙、所述河沙的细度模数为0.8-1。
8.作为优选,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所述粉煤灰为ⅱ级粉煤灰。
9.作为优选,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硅灰5-12份、摩擦剂1-2.5份、粘度调节剂2-3份。
10.作为优选,所述摩擦剂包括苯磺酸钠和纳米碳酸钙,所述纳米碳酸钙bet的比表面积为30-38m2/g。
11.作为优选,所述粘度调节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可再分散乳胶粉。
12.作为优选,以下原材料的重量份为:90份水泥、420份天然砂、矿粉12份、315份粉煤灰陶粒、220份清水、128份粉煤灰、0.9份外加剂、130份矿渣粉、10份泵送剂、90份水性聚氨酯乳液、硅灰8份、摩擦剂1.5份和粘度调节剂2.5份;另外,所述泵送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3份改性淀粉醚、2份聚丙烯酰胺、2.5份
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缓凝剂、3份环氧树脂、6份水。
13.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泵送的陶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粉煤灰陶粒浸泡在水中13-15h;s2)将完成浸泡工序的粉煤灰陶粒捞出;s3)将捞出的粉煤灰陶粒进行第一次自然风干,风干时间为1.5-2.5h;s4)对完第一次风干的粉煤灰陶粒进行打湿工序;s5)对打湿后的粉煤灰陶粒进行第二次风干;s6)将粉煤灰陶粒加入到水性聚氨酯乳液中,加入无机保温改性剂,通过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8-11min,从而完成第一次搅拌,形成混合料a;s7)将水泥、天然砂、粉煤灰和矿渣粉进行搅拌形成混合料b;s8)在搅拌机中加入重量份中的一半清水并启动搅拌机;s9)将搅拌容器中的混合料b放置在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第三次搅拌,当搅拌时间达到280s-300s后完成第三次搅拌;s10)在搅拌机中加入外加剂和泵送剂混进行第四次搅拌,同时加入剩余重量份的另一半清水继续混合搅拌;搅拌5min-8min后完成第四次搅拌;s11)将混合料a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第五次搅拌得到用于泵送的陶粒混凝土。
14.作为优选,在所述s1之前,需要将各原材料按照性能要求确定重量份,并通过计量器进行计量;所述粉煤灰陶粒的打湿工序具体为,将粉煤灰陶粒装设在旋转筒内,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筒进行转动,以保证打湿的均匀程度,通过在旋转筒的入口处设置喷洒单元,通过喷洒单元上的若干个喷头对粉煤灰陶粒将进行打湿,打湿持续时间28h-32h;将打湿后的粉煤灰陶粒从旋转筒内倒出,并平铺在风干区域进行自然风干;将水泥、天然砂、粉煤灰和矿渣粉放置在搅拌容器中,并对其进行干拌,干拌时间为60s-100s,通过肉眼观察直至搅拌均匀完成第二次搅拌,第二次搅拌后形成混合料b。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有效的降低了泵压损失,控制陶粒因振捣大面积上浮,解决低流动性带来的无法拍出的空气造成的孔洞,避免陶粒在泵管前端或弯管处堵塞导致无法实现泵送施工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18.实施例1一种用于泵送的陶粒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80份水泥、400份天然砂、矿粉5份、300份粉煤灰陶粒、210份清水、120份粉煤灰、0.8-1份外加剂、110份矿渣粉、8份泵送剂、80份水性聚氨酯乳液。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加剂为酯类减水剂,在所述酯类减水剂中添加凝胶树脂材料;所述泵送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2.3份改性淀粉醚、1份聚丙烯酰胺、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份缓凝剂、2份环氧树脂、5份水、0.06份自由基共聚改性型水溶树脂、0.01份有机硅氧烷消泡剂和1.5份复合型稳泡剂。。
19.实施例2一种用于泵送的陶粒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100份水泥、水泥为硅酸盐水泥,450份天然砂、矿粉20份、350份粉煤灰陶粒、230份清水、135份粉煤灰、所述粉煤灰为ⅱ级粉煤灰。0.8份外加剂、150份矿渣粉、12份泵送剂、100份水性聚氨酯乳液、0.09份自由基共聚改性型水溶树脂、0.01份有机硅氧烷消泡剂和2.5份复合型稳泡剂。1-100份细骨料、所述细骨料为河沙、所述河沙的细度模数为0.8-1、硅灰12份、摩擦剂2.5份、粘度调节剂3份。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加剂为酯类减水剂,在所述酯类减水剂中添加凝胶树脂材料;所述泵送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3.5份改性淀粉醚、3份聚丙烯酰胺、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份缓凝剂、4份环氧树脂、8份水。
20.实施例3一种用于泵送的陶粒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90份水泥、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420份天然砂、矿粉12份、315份粉煤灰陶粒、220份清水、128份粉煤灰、所述粉煤灰为ⅱ级粉煤灰。0.9份外加剂、130份矿渣粉、10份泵送剂、90份水性聚氨酯乳液、0.07份自由基共聚改性型水溶树脂、0.01份有机硅氧烷消泡剂和2份复合型稳泡剂。硅灰8份、摩擦剂1.5份、粘度调节剂2.5份、硅灰8份、摩擦剂2份、粘度调节剂2.5份、50份细骨料、所述细骨料为河沙、所述河沙的细度模数为0.9。其中,所述外加剂为酯类减水剂,在所述酯类减水剂中添加凝胶树脂材料;另外,所述泵送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3份改性淀粉醚、2份聚丙烯酰胺、2.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缓凝剂、3份环氧树脂、6份水。所述摩擦剂包括苯磺酸钠和纳米碳酸钙,所述纳米碳酸钙bet的比表面积为35m2/g。所述粘度调节剂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可再分散乳胶粉。
21.以上实施例中,实施例3为最优实施例。
22.一种用于泵送的陶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粉煤灰陶粒浸泡在水中14h;在改s1之前,需要将各原材料按照性能要求确定重量份,并通过计量器进行计量;s2)将完成浸泡工序的粉煤灰陶粒捞出;s3)将捞出的粉煤灰陶粒进行第一次自然风干,风干时间为1.5-2.5h;s4)对完第一次风干的粉煤灰陶粒进行打湿工序;所述粉煤灰陶粒的打湿工序具体为,将粉煤灰陶粒装设在旋转筒内,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筒进行转动,以保证打湿的均匀程度,通过在旋转筒的入口处设置喷洒单元,通过喷洒单元上的若干个喷头对粉煤灰陶粒将进行打湿,打湿持续时间30h;s5)对打湿后的粉煤灰陶粒进行第二次风干;具体为,将打湿后的粉煤灰陶粒从旋转筒内倒出,并平铺在风干区域进行自然风干;
s6)将粉煤灰陶粒加入到水性聚氨酯乳液中,加入无机保温改性剂,通过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8-11min,从而完成第一次搅拌,形成混合料a;s7)将水泥、天然砂、粉煤灰和矿渣粉进行搅拌形成混合料b;具体为,将水泥、天然砂、粉煤灰和矿渣粉放置在搅拌容器中,并对其进行干拌,干拌时间为60s-100s,通过肉眼观察直至搅拌均匀完成第二次搅拌,第二次搅拌后形成混合料b。
23.s8)在搅拌机中加入重量份中的一半清水并启动搅拌机;s9)将搅拌容器中的混合料b放置在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第三次搅拌,当搅拌时间达到280s-300s后完成第三次搅拌;s10)在搅拌机中加入外加剂和泵送剂混进行第四次搅拌,同时加入剩余重量份的另一半清水继续混合搅拌;搅拌5min-8min后完成第四次搅拌;s11)将混合料a加入到搅拌机中进行第五次搅拌得到用于泵送的陶粒混凝土。
24.另外,本发明还具有通过增加陶粒混凝土中水膜的厚度,同时吸收部分水填充大部分气泡,避免气泡破裂带来的泵压损失;树脂吸附水分子并与部分水化物共同形成络合物,在陶粒吸附水分时凝胶材料会靠近抓附在陶粒表面增加陶粒自重以及浆体与陶粒的抓附力,抑制震动时材料密度差造成的分层;水分的保留使浆体富余系数较高,振捣填充效果好,避免拆模孔洞多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网友询问留言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