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媒体电子商务展示板的制作方法-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APP下载

文档序号:34131600发布日期:2023-11-28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展示板技术领域,种多作方尤其涉及一种多媒体电子商务展示板。媒体


背景技术:

2.展示板可用于为人们展示一些信息,电商的制在现代一般人们使用的示板都是电子多媒体展示板,这种展示板大多可以进行移动和调节,种多作方从而方便人们观看。媒体
3.专利公开号为cn212056593u的电商的制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商务用展示板,包括支撑板、示板转台、种多作方传动箱和展示板。媒体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中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筒,电商的制所述支撑筒上方设置有转台,示板在所述转台底面中心位置内嵌一个轴承。种多作方
4.上述电子商务用展示板可以进行通过电机、媒体主动轮、电商的制从动轮以及螺栓轴对展示板的高度进行调节,还可以用手转动转向把手,或者用脚推动转向脚踏可实现对展示板的展示方向进行调整,但是因为上述电子商务用展示板不具备有固定或维稳类的机构,即不具备保护功能,从而使得在调节展示板的高度和调整展示板的展示方向时,展示板可能会发生晃动,从而容易导致损坏,因此现在研发一种能对显示设备进行保护的多媒体电子商务展示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子商务用展示板因为不具备保护功能从而导致展示板容易损坏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对显示设备进行保护的多媒体电子商务展示板。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媒体电子商务展示板,包括有运输推车、弧形滑轨、气缸、第一连接件、显示器、第一滑动块、第二滑动块、抬升夹持机构和夹紧机构,运输推车的上部连接有弧形滑轨,弧形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动块,第一滑动块的上部连接有气缸,气缸的伸缩杆的上部连接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上部通过阻尼套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动块,第二滑动块上连接有显示器,弧形滑轨的前部设有抬升夹持机构,第一滑动块的后部设有夹紧机构。
7.进一步,抬升夹持机构包括有楔形块、滑动件、第一弹簧和第一连接架,弧形滑轨的前部上侧从左至右连接有多个楔形块,第一滑动块的前上侧滑动式连接有滑动件,滑动件与楔形块均挤压配合,气缸的伸缩杆上连接有第一连接架,第一连接架位于第一连接件的下方,第一连接架与滑动件挤压配合,滑动件的后部与第一滑动块的前部之间绕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绕在滑动件上。
8.进一步,夹紧机构包括有第二连接架、第一挤压件、第二弹簧、第二挤压件,第一滑动块的后上部连接有第二连接架,第二连接架与第一连接件滑动式连接,第二连接架的上部前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挤压件,第一挤压件的前下部开有前高后低的斜面,第一挤压件的后部左右两侧与第二连接架之间均绕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均绕在第一挤压件上,第一连接架的前部左侧连接有第二挤压件,第二挤压件与第一挤压件上的斜面挤压配合。
9.进一步,还包括有用于让显示器平稳向靠近人们方向移动的推动机构,推动机构
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二连接件、电机和螺纹杆,第一连接件的上部前侧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动块滑动式连接,第一滑轨上转动式连接有螺纹杆,第一滑轨的前部左侧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的前部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的后部与螺纹杆的前部连接,螺纹杆与第二滑动块螺纹式连接。
10.进一步,还包括有用于对显示器进行支撑和限位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二滑轨、滑动架、齿条和齿轮,第一连接件的后上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滑动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有支撑槽,滑动架的前部下侧均连接有齿条,且左侧的齿条的齿朝下,右侧的齿条的齿朝上,螺纹杆的前部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均啮合。
11.进一步,还包括有用于缓冲显示器受到的碰撞冲击力的充气机构,充气机构包括有第三连接件、打气筒、第三弹簧、输气管和气囊,第二连接件的左侧连接有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上连接有打气筒,打气筒的内后部滑动式连接有活塞,活塞与第二滑动块挤压配合,活塞的后部与打气筒的后部之间绕设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绕在活塞上,打气筒的前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输气管,输气管均为软管,滑动架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气囊,气囊均与相近的输气管连接,气囊均与相近的输气管连通。
12.进一步,还包括有用于对第一连接件进行限位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把手、限位杆、第四弹簧,第一连接件的后下部开有限位孔,第二连接架的后上部滑动式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与第一连接件挤压配合,限位杆与限位孔卡接配合,限位杆的后部连接有把手,把手的前部与第二连接架之间绕设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绕在限位杆上。
13.进一步,还包括有用于将第一连接件牢固夹持的橡胶板,第一挤压件的后部连接有橡胶板,橡胶板与第一连接件挤压配合。
14.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第一连接架移动挤压滑动件,使得滑动件插入两个楔形块之间,进而对显示器进行左右方向上的限位,又通过第二挤压件挤压第一挤压件上的斜面,使得第一挤压件和橡胶板能配合第二连接架夹紧第一连接件,进一步固定显示器,于是就能通过对显示器进行限位固定的方式来对显示器进行保护。
15.2、本发明通过螺纹杆带动第二滑动块移动,从而使得显示器能平稳移动,从而代替手动移动显示器,在省力的同时,还能使得显示器均匀受力,从而避免因人们手动移动显示器导致显示器受力不均损坏,有利于保护显示器。
16.3、本发明通过齿轮带动齿条移动,使得滑动架移动,从而使得显示器能位于滑动架的支撑槽内,于是当显示器意外受到触动而发生移动时,支撑槽能对显示器进行限位,避免显示器损坏,从而有利于保护显示器。
17.4、本发明通过第二滑动块挤压活塞,使得打气筒能通过输气管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得气囊膨胀,并且使得气囊能紧贴显示器,于是气囊就能缓冲显示器遭到碰撞时受到的冲击力,从而有利于保护显示器。
18.5、本发明通过限位杆对第二连接架进行限位,进一步固定显示器的位置,从而有利于保护显示器。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抬升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夹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夹紧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推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8为本发明充气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中的标记:1_运输推车,2_弧形滑轨,3_气缸,4_第一连接件,5_显示器,51_第一滑动块,52_第二滑动块,6_抬升夹持机构,61_楔形块,62_滑动件,63_第一弹簧,64_第一连接架,7_夹紧机构,71_第二连接架,72_第一挤压件,73_第二弹簧,74_橡胶板,75_第二挤压件,8_推动机构,81_第一滑轨,82_第二连接件,83_电机,84_螺纹杆,9_支撑机构,91_第二滑轨,92_滑动架,93_齿条,94_齿轮,10_充气机构,101_第三连接件,102_打气筒,103_第三弹簧,104_输气管,105_气囊,11_固定机构,111_把手,112_限位杆,113_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30.实施例1
31.一种多媒体电子商务展示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有运输推车1、弧形滑轨2、气缸3、第一连接件4、显示器5、第一滑动块51、第二滑动块52、抬升夹持机构6和夹紧机构7,弧形滑轨2连接于运输推车1的上部,第一滑动块51滑动式连接于弧形滑轨2上,气缸3连接于第一滑动块51的上部,第一连接件4连接于气缸3的伸缩杆的上部,第一连接件4的上部通过阻尼套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动块52,第二滑动块52上连接有显示器5,弧形滑轨2的前部设有用于对显示器5在左右方向上进行限位的抬升夹持机构6,第一滑动块51的后部设有用于对第一连接件4进行夹紧固定的夹紧机构7。
32.如图1和图3所示,抬升夹持机构6包括有楔形块61、滑动件62、第一弹簧63和第一连接架64,弧形滑轨2的前部上侧从左至右连接有多个楔形块61,滑动件62滑动式连接于第一滑动块51的前上侧,滑动件62与楔形块61均挤压配合,第一连接架64连接于气缸3的伸缩杆上,第一连接架64位于第一连接件4的下方,第一连接架64与滑动件62挤压配合,滑动件62的后部与第一滑动块51的前部之间绕设有第一弹簧63,第一弹簧63绕在滑动件62上,通过第一连接架64向上移动挤压滑动件62,使得滑动件62能插入两个楔形块61之间,于是楔形块61就能对滑动件62进行左右方向上的限位,从而使得显示器5在左右方向上也被限位。
33.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夹紧机构7包括有第二连接架71、第一挤压件72、第二弹簧73、橡胶板74和第二挤压件75,第二连接架71连接于第一滑动块51的后上部,第二连接架71与第一连接件4滑动式连接,第一挤压件72滑动式连接于第二连接架71的上部前侧,第一挤压件72的前下部开有前高后低的斜面,第一挤压件72的后部左右两侧与第二连接架71之间均绕设有第二弹簧73,第二弹簧73均绕在第一挤压件72上,橡胶板74连接于第一挤压件72
的后部,橡胶板74与第一连接件4挤压配合,第一连接架64的前部左侧连接有第二挤压件75,第二挤压件75与第一挤压件72上的斜面挤压配合,通过第二挤压件75挤压第一挤压件72上的斜面,使得第一挤压件72和橡胶板74能配合第二连接架71夹紧第一连接件4。
34.使用本多媒体电子商务展示板,首先需要用手将运输推车1推到需要展示的地点,从而使得弧形滑轨2、气缸3、第一连接件4、显示器5、第一滑动块51和第二滑动块52均随之移动到需要展示的地点,然后人们可以通过调整显示器5的位置来方便观看,于是需要先根据展示需要,用手移动第一滑动块51,使得第一滑动块51沿着弧形滑轨2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滑动块51带动气缸3、第一连接件4、第二滑动块52和显示器5一起同向移动,同时使得第一连接架64、滑动件62、第一弹簧63、第二连接架71、第一挤压件72、第二弹簧73、橡胶板74和第二挤压件75也随之一起同向移动,于是显示器5的朝向就能发生变动,在滑动件62移动时,当滑动件62移动至与楔形块61接触时,在楔形块61的挤压下,滑动件62会向远离弧形滑轨2方向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弹簧63压缩,于是滑动件62就能越过这个楔形块61,当滑动件62越过这个楔形块61后,在第一弹簧63的作用下,滑动件62向靠近弧形滑轨2方向的一侧移动复位,然后滑动件62继续转动并且与下一个楔形块61接触,再重复上述过程,待到将显示器5移动到朝向合适位置后,使得显示器5停止移动,并且此时需要使得滑动件62位于两个楔形块61之间,然后人们可以调整显示器5的高度,从而进一步方便人们观看,于是人们需要启动气缸3,在气缸3的伸缩杆的作用下,使得第一连接件4向上移动,并且气缸3的伸缩杆还能带动第一连接架64和第二挤压件75向上移动,当第一连接架64向上至与滑动件62接触后,在第一连接架64的挤压下,滑动件62向靠近弧形滑轨2方向的一侧移动,第一弹簧63拉伸,滑动件62会插入两个楔形块61之间,于是就可以通过两个楔形块61对滑动件62进行左右方向上的限位,从而对第一滑动块51、第一连接件4和显示器5进行左右方向上的限位,随着第一连接架64继续向上移动,滑动件62会保持插入两个楔形块61之间的状态,同时在第二挤压件75向上移动时,第二挤压件75会与第一挤压件72上的斜面接触,于是第二挤压件75会将第一挤压件72向靠近第一连接件4方向的一侧挤压,从而使得第二弹簧73压缩,于是橡胶板74也向靠近第一连接件4方向的一侧移动,橡胶板74会配合第二连接架71夹紧第一连接件4,使得第一连接件4难以发生移动,并且因为橡胶板74可以稍微发生形变,从而能够使得第一连接件4被夹持得更紧,从而第一连接件4更难以移动,然后即可关闭气缸3并启动显示器5,通过显示器5向人们展示信息,此时人们可以站在正对显示器5方向的一侧观看显示器5,待到展示完毕,需要使得显示器5复位时,需要先关闭显示器5并开启气缸3,在气缸3的伸缩杆的带动下,使得第一连接件4向下移动复位,并且气缸3的伸缩杆还能带动第一连接架64和第二挤压件75向下移动复位,于是第二挤压件75会松开第一挤压件72,在第二弹簧73的作用下,第一挤压件72带动橡胶板74向远离第一连接件4方向的一侧移动复位,于是第一连接件4被松开,同时当第一连接架64向下移动时,第一连接架64也会逐渐松开滑动件62,在第一弹簧63的作用下,滑动件62向远离第一滑轨81方向的一侧移动复位,于是滑动件62就不再被楔形块61限位,此时再关闭气缸3,然后即可使得第一滑动块51反向移动复位,从而使得气缸3、第一连接件4、第二滑动块52和显示器5一起反向移动复位,同时使得第一连接架64、滑动件62、第一弹簧63、第二连接架71、第一挤压件72、第二弹簧73、橡胶板74和第二挤压件75也随之一起反向移动复位,在滑动件62反向移动时,还会重复前文所述的挤压过程,从而使得滑动件62能够越过楔形块61,通过第一连接架64向上移动挤压滑
动件62,使得滑动件62能插入两个楔形块61之间,于是楔形块61就能对滑动件62进行左右方向上的限位,从而使得显示器5在左右方向上也被限位,又通过第二挤压件75挤压第一挤压件72上的斜面,使得第一挤压件72和橡胶板74能配合第二连接架71夹紧第一连接件4,从而使得显示器5更难以发生移动,如此一来即可通过对显示器5进行限位固定的方式来对显示器5进行保护,避免显示器5损坏。
35.实施例2
36.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1和图6所示,还包括有推动机构8,推动机构8包括有第一滑轨81、第二连接件82、电机83和螺纹杆84,第一连接件4的上部前侧连接有第一滑轨81,第一滑轨81与第二滑动块52滑动式连接,螺纹杆84转动式连接于第一滑轨81上,第二连接件82连接于第一滑轨81的前部左侧,电机83连接于第二连接件82的前部,电机83的输出轴的后部与螺纹杆84的前部连接,螺纹杆84与第二滑动块52螺纹式连接,通过电机83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84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滑动块52带动显示器5平稳移动,代替人们手动移动显示器5。
37.为了方便人们观看,人们还可以移动显示器5,使得显示器5更靠近人们,为于是人们可以启动电机83,在电机83的输出轴的作用下,使得螺纹杆84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滑动块52带动显示器5向靠近电机83方向的一侧移动,然后再关闭电机83,因为通过螺纹杆84带动第二滑动块52移动,在省力的同时,也能够让第二滑动块52和显示器5稳定受力,从而能够避免因人们手动移动显示器5,导致显示器5受力不均而造成损坏,待到需要让显示器5向远离电机83方向的一侧移动复位时,人们可以再次启动电机83,在电机83的输出轴的作用下,使得螺纹杆84反向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滑动块52带动显示器5向远离电机83方向的一侧移动复位,再关闭电机83,通过电机83的输出轴带动螺纹杆84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滑动块52带动显示器5平稳移动,代替人们手动移动显示器5,在省力的同时,还能使得显示器5均匀受力,从而避免因人们手动移动显示器5导致显示器5受力不均损坏,有利于保护显示器5。
38.如图1和图7所示,还包括有支撑机构9,支撑机构9包括有第二滑轨91、滑动架92、齿条93和齿轮94,第二滑轨9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二滑轨91分别连接于第一连接件4的后上部左右两侧,第二滑轨91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架92,滑动架9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有支撑槽,齿条93的数目为两个,两个齿条93分别连接于两个滑动架92的前部下侧,且左侧的齿条93的齿朝下,右侧的齿条93的齿朝上,螺纹杆84的前部连接有齿轮94,齿轮94与齿条93均啮合,通过齿轮94和齿条93的作用,使得滑动架92移动,从而使得显示器5能位于滑动架92的支撑槽内,通过支撑槽对显示器5进行限位,避免显示器5因为受到意外触动而损坏。
39.在显示器5向靠近电机83方向的一侧移动时,随着螺纹杆84转动,齿轮94也随之转动,在齿轮94的带动下,两个齿条93均向靠近齿轮94方向的一侧移动,在齿条93的带动下,滑动架92向相互靠近方向的一侧移动,因为事先已经设计好滑动架92上的支撑槽的宽度比显示器5侧面的厚度略宽一点,所以当显示器5移动到终点,即显示器5移动到第一滑轨81靠近电机83的一侧时,此时显示器5的左右两侧刚好会位于相近的滑动架92的支撑槽内,而在显示器5移动到终点处位置稳定之前,因为支撑槽的宽度足够宽,所以显示器5在移动的过程中也不会被滑动架92卡住,因为显示器5位于滑动架92的支撑槽内,所以当显示器5意外受到触动发生移动时,滑动架92能对显示器5进行限位,从而防止显示器5损坏,待到显示器5向远离电机83方向的一侧移动时,随着螺纹杆84反向转动,齿轮94也反向转动,于是两个
齿条93向远离齿轮94方向的一侧移动,在齿条93的带动下,滑动架92向相互远离方向的一侧移动复位,通过齿轮94和齿条93的作用,使得滑动架92移动,从而使得显示器5能位于滑动架92的支撑槽中,通过支撑槽对显示器5进行限位,避免显示器5因为受到意外触动而损坏,有利于保护显示器5。
40.如图1和图8所示,还包括有充气机构10,充气机构10包括有第三连接件101、打气筒102、第三弹簧103、输气管104和气囊105,第三连接件101连接于第二连接件82的左侧,打气筒102连接于第三连接件101上,打气筒102的内后部滑动式连接有活塞,活塞与第二滑动块52挤压配合,活塞的后部与打气筒102的后部之间绕设有第三弹簧103,第三弹簧103绕在活塞上,打气筒102的前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输气管104,输气管104均为软管,滑动架9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连接有气囊105,气囊105均与相近的输气管104连接,气囊105均与相近的输气管104连通,通过第二滑动块52挤压活塞,使得打气筒102能通过输气管104对气囊105进行充气,使得膨胀的气囊105对显示器5起缓冲作用。
41.为了进一步保护显示器5,当第二滑动块52向靠近电机83方向的一侧移动时,第二滑动块52会与打气筒102上的活塞接触,于是第二滑动块52会挤压活塞,使得活塞向靠近打气筒102方向的一侧移动,并且将打气筒102内的气体挤压进输气管104中,此时第三弹簧103压缩,于是输气管104就能将气体输进相应的气囊105中,使得气囊105膨胀,这样当显示器5位于支撑槽中时,气囊105会紧贴显示器5,于是当显示器5受到触动发生摇晃时,气囊105可以缓冲显示器5受到的冲击力,从而保护显示器5,当第二滑动块52向远离电机83方向的一侧移动复位时,在第三弹簧103的作用下,活塞向远离打气筒102方向的一侧移动复位,于是此时打气筒102内处于负压状态,气囊105中的一部分气体就能通过输气管104流回打气筒102中,通过第二滑动块52挤压活塞,使得打气筒102能通过输气管104对气囊105进行充气,于是气囊105就能对显示器5起缓冲作用,从而进一步保护显示器5。
42.如图1和图9所示,还包括有固定机构11,固定机构11包括有把手111、限位杆112、第四弹簧113,第一连接件4的后下部开有限位孔,第二连接架71的后上部滑动式连接有用于对第一连接件4进行限位的限位杆112,限位杆112与第一连接件4挤压配合,限位杆112与限位孔卡接配合,把手111连接于限位杆112的后部,第四弹簧113绕设于把手111的前部与第二连接架71之间,第四弹簧113绕在限位杆112上。
43.初始状态下,限位杆112受到第一连接件4的挤压,第四弹簧113为拉伸状态,为了进一步对显示器5进行固定,在第一连接件4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件4保持对限位杆112的挤压状态,当第一挤压件72向上移动完毕后,第一挤压件72上的限位孔会刚好正对限位杆112,于是在第四弹簧113的作用下,限位杆112向靠近第一连接件4方向的一侧移动,限位杆112就能插入到限位孔中,此时限位杆112对第一连接件4进行限位,第一连接件4难以相对限位杆112发生移动,待到需要释放第一连接件4时,人们需要用手抓住把手111,将把手111向远离第一连接件4方向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得限位杆112也随之移动,于是限位杆112就会从限位孔中拔出,第四弹簧113再次拉伸,然后即可移动第一连接件4,待到限位孔移动至不与限位杆112正对后,即可松开把手111,在第四弹簧113的作用下,限位杆112向靠近第一连接件4方向的一侧移动,并且限位杆112再次受到第一连接件4的挤压,通过限位杆112插入限位孔,进一步固定第一连接件4,从而进一步对显示器5进行固定,有利于保护显示器5。
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网友询问留言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