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草菇生产技术领域,种利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鹿茸菇菌渣循环利用生产草菇的用鹿方法。
背景技术:
2.鹿茸菇是茸菇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用菌,学名珊瑚菌,菌渣子实体直立,循环向上分叉成丛生的利用细枝,肉质,生产一般高数厘米至10余厘米,草菇程状如扫帚或珊瑚,法流又像幼小的种利鹿角,故名鹿茸菇。用鹿鹿茸菇中含有丰富的茸菇蛋白质,维生素和其它营养成份。菌渣鹿茸菇在用作食品加工后会有残渣留下,循环目前对残渣的利用处理主要方式是焚烧或者直接散在田间做肥料,这对于菌菇企业来说利用率非常低,经济性也比较差,由此我们提出一种利用鹿茸菇菌渣循环利用生产草菇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残渣的处理主要方式是焚烧或者直接散在田间做肥料,这对于菌菇企业来说利用率非常低,经济性也比较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利用鹿茸菇菌渣循环利用生产草菇的方法。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利用鹿茸菇菌渣循环利用生产草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s1、鹿茸菇菌渣的处理:将鹿茸菇菌渣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干燥的鹿茸菇菌渣,将干燥的鹿茸菇菌渣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
7.s2、混合培养基的制备:将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按比例加入到基础培养基中,然后混合均匀;
8.s3、菇种接种:将草菇菇种的一半接种到混合培养基中,将草菇菇种的另一半接种到作为对照的基础培养基中;
9.s4、菇类的生长与发育:将接种好的两组培养基放置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培育;
10.s5、采摘成品菇:待菇体生长至适宜采收大小时采摘并比对两组培养基所生长出的菌菇数量、重量等参数。
11.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采用真空脱水机对鹿茸菇菌渣进行脱水处理,所述步骤s1中采用超细粉碎机对干燥后的鹿茸菇菌进行粉碎。
12.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采用旋桨式搅拌器对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和基础培养基进行搅拌。
13.优选的,所述步骤s2在进行前需要通过紫外线杀菌灯对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和基础培养基进行杀菌处理。
14.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混合培养基的重量与作为对照的基础培养基的重量相等。
15.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与基础培养基的重量比例为0.5~1:1。
16.优选的,所述步骤s3、s4均在棚室内进行,棚室内安装有温度、湿度、光照等自动控制调节系统。
17.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棚室内温度为30~32℃,在草菇形成初期适当通风,待草菇长成纽扣状后再逐渐加大通风量。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发明中,在加入了鹿茸菇菌渣粉末后的混合培养基生长出的草菇数量更多、个体更大,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因此,可以利用鹿茸菇菌渣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的目标,同时也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和环境污染;技术方案简单可行,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泛;同时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菇类生产中成本高、资源浪费等问题,提高了菇类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发明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和证明,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和商业化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一种利用鹿茸菇菌渣循环利用生产草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2.s1、鹿茸菇菌渣的处理:将鹿茸菇菌渣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干燥的鹿茸菇菌渣,将干燥的鹿茸菇菌渣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
23.s2、混合培养基的制备:将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按比例加入到基础培养基中,然后混合均匀;
24.s3、菇种接种:将草菇菇种的一半接种到混合培养基中,将草菇菇种的另一半接种到作为对照的基础培养基中;
25.s4、菇类的生长与发育:将接种好的两组培养基放置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培育;
26.s5、采摘成品菇:待菇体生长至适宜采收大小时采摘并比对两组培养基所生长出的菌菇数量、重量等参数。
27.步骤s1中采用真空脱水机对鹿茸菇菌渣进行脱水处理,步骤s1中采用超细粉碎机对干燥后的鹿茸菇菌进行粉碎。
28.步骤s2中采用旋桨式搅拌器对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和基础培养基进行搅拌。
29.步骤s2在进行前需要通过紫外线杀菌灯对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和基础培养基进行杀菌处理。
30.步骤s3中的混合培养基的重量与作为对照的基础培养基的重量相等。
31.步骤s2中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与基础培养基的重量比例为0.5~1:1。
32.步骤s3、s4均在棚室内进行,棚室内安装有温度、湿度、光照等自动控制调节系统。
33.步骤s4中,棚室内温度为30~32℃,在草菇形成初期适当通风,待草菇长成纽扣状后再逐渐加大通风量。
34.混合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在同等的重量、种植面积(重量为20000克、种植面积为1平方米),种植采摘后,对两组培养架的草菇进行计数和称重,得到下表:
35.ꢀꢀ
混合培养基基础培养基总重量(克)150687460
总数量(颗)556323平均重量(克\颗)27.123.09
36.结合上述表格我们知道,在加入了鹿茸菇菌渣粉末后的混合培养基生长出的草菇数量更多、个体更大,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因此,可以利用鹿茸菇菌渣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的目标,同时也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和环境污染;技术方案简单可行,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泛;同时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菇类生产中成本高、资源浪费等问题,提高了菇类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发明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得到了有效的体现和证明,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和商业化价值。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利用鹿茸菇菌渣循环利用生产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鹿茸菇菌渣的处理:将鹿茸菇菌渣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干燥的鹿茸菇菌渣,将干燥的鹿茸菇菌渣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s2、混合培养基的制备:将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按比例加入到基础培养基中,然后混合均匀;s3、菇种接种:将草菇菇种的一半接种到混合培养基中,将草菇菇种的另一半接种到作为对照的基础培养基中;s4、菇类的生长与发育:将接种好的两组培养基放置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培育;s5、采摘成品菇:待菇体生长至适宜采收大小时采摘并比对两组培养基所生长出的菌菇数量、重量等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鹿茸菇菌渣循环利用生产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采用真空脱水机对鹿茸菇菌渣进行脱水处理,所述步骤s1中采用超细粉碎机对干燥后的鹿茸菇菌进行粉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鹿茸菇菌渣循环利用生产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采用旋桨式搅拌器对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和基础培养基进行搅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鹿茸菇菌渣循环利用生产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在进行前需要通过紫外线杀菌灯对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和基础培养基进行杀菌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鹿茸菇菌渣循环利用生产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混合培养基的重量与作为对照的基础培养基的重量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鹿茸菇菌渣循环利用生产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与基础培养基的重量比例为0.5~1: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鹿茸菇菌渣循环利用生产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s4均在棚室内进行,棚室内安装有温度、湿度、光照等自动控制调节系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鹿茸菇菌渣循环利用生产草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棚室内温度为30~32℃,在草菇形成初期适当通风,待草菇长成纽扣状后再逐渐加大通风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鹿茸菇菌渣循环利用生产草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鹿茸菇菌渣的处理:将鹿茸菇菌渣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干燥的鹿茸菇菌渣,将干燥的鹿茸菇菌渣进行破碎处理,得到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S2、混合培养基的制备:将粉末状的鹿茸菇菌渣按比例加入到基础培养基中,然后混合均匀;S3、菇种接种:将草菇菇种的一半接种到混合培养基中,将草菇菇种的另一半接种到作为对照的基础培养基中。本发明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的目标,同时也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和环境污染;技术方案简单可行,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泛;同时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菇类生产中成本高、资源浪费等问题,提高了菇类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菇类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李萧硕 李敬 李威 张雨 安常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省贵福菌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8
技术公布日:2023/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