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径水口中间包二次开浇工艺的制作方法-开云(中国)Kaiyun·官方网站 -APP下载

文档序号:34131600发布日期:2023-11-28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种定制作具体而言,径水间包浇工涉及一种定径水口中间包二次开浇工艺。口中


背景技术:

2.连铸中间包是次开连铸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种定制作有时会发生结晶器钢水拉空、径水间包浇工或因上下工序导致少流、口中非计划停浇事故时,次开使用过的种定制作中间包寿命过低,且此时备用中间包没有烘烤,径水间包浇工不利于生产和成本的口中控制。中间包二次开浇是次开指连铸中间包在正常浇注钢水过程中,因突发生产异常多流次同时断流导致生产中断后短时间内继续用此中间包完成开浇的种定制作操作方式。在炼钢生产过程中中间包二次开浇不仅能达到中间包的径水间包浇工二次利用,更能减少事故停机时间减少铁水积压,口中保证炼钢生产节奏、降低事故损失。cn106735033b一种连铸中间包二次开浇工艺提供了连铸二次开浇工艺,该发明只笼统的将开浇过程进行阐述,未将如何保证二次开浇成功的核心内容进行详解,尤其是如何顺利将二次开浇时中间包钢水流入结晶器的过程,完全没有任何说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定径水口中间包二次开浇工艺。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径水口中间包二次开浇工艺,包括:先将各流中间包定径水口进行更换,当中间包钢水液面>1/4时,将钢流关小,使中间包液面缓慢上升,使用第一氧管对中间包定径水口的下水口进行引流,将中间包底部结钢吹通后,将第二氧管插入中间包上水口的碗部位置熔解碗部结钢后拔出第二氧管,继续使用第一氧管对中间包定径水口的下水口进行引流直至钢水流后,二次开浇起步。
6.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定径水口中间包二次开浇工艺,通过对中间包定径水口的下水口进行烧氧引流,再将上水口的碗部位置结钢进行熔解,对中间包定径水口的上水口和下水口同步进行熔解疏通,使中间包钢水顺利流入结晶水,引出钢流后即可正常开浇起步。
具体实施方式
8.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9.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径水口中间包二次开浇工艺进行具体说明。
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径水口中间包二次开浇工艺,包括:先将各流中间包定径水口进行更换,当中间包钢水液面>1/4时,将钢流关小,使中间包液面缓慢上升,使用第
一氧管对中间包定径水口的下水口进行引流,将中间包底部结钢吹通后,将第二氧管插入中间包上水口的碗部位置熔解碗部结钢后拔出第二氧管,继续使用第一氧管对中间包定径水口的下水口进行引流直至钢水流后,二次开浇起步。
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定径水口中间包二次开浇工艺,其主要包括:先将各流中间包定径水口进行更换,当中间包钢水液面>1/4时,将钢流关小,使中间包液面缓慢上升,使用第一氧管对中间包定径水口的下水口进行引流,将中间包底部结钢吹通后,将第二氧管插入中间包上水口的碗部位置熔解碗部结钢后拔出第二氧管,继续使用第一氧管对中间包定径水口的下水口进行引流直至钢水流后,二次开浇起步。以上先采用第一氧管对定径水口下水口进行烧氧引流,将将中间包底部结钢吹通,再使用第二氧管对中间包上水口的碗部位置结钢熔解,通过对中间包定径水口的上水口和下水口的同步处理,使中间包水口内堵塞的结钢脱落,由于使用盲板封堵各流时,水口碗部至中间包下水口部分仍有钢水,凝固后形成冻块封堵了中间包各流孔洞,导致在二次开浇时中间包钢水无法直接从各流孔洞流出,需将孔洞内的结钢进行疏通,才能保证二次开浇时钢流顺利流出,进行二次开浇。若仅对中间包定径水口的下水口进行烧氧引流,钢流引出成功率低,中间包碗部结钢难以溶解,二次开浇容易失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顺利将二次开浇时中间包钢水流入结晶器,引出钢流后即可正常开浇起步。该方法使用后可缓解生产压力,减少了因为非计划停浇后不能快速恢复连铸生产导致的钢水积压,不但节约了中间包成本,同时还节约了钢水保温成本。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第一氧管对中间包定径水口的下水口进行引流包括以下步骤:控制第一氧管的氧气压力为0.8-1.0mpa(氧压不够无法将孔洞内的结钢吹通,二次开浇容易失败),第一氧管长度大于定径水口厚度至少10-15cm,优选地,烧氧引流时,若引流次数大于5次还未引出钢流,更换新的水口后继续烧氧引流。
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第二氧管对中间包定径水口的上水口进行熔解包括以下步骤:将中间包底部结钢吹通后,将第二氧管插入中间包上水口的碗部位置1-2s后立刻拔出(大包工用氧管插入碗部时间过长容易烧损碗部耐材结构,过短又无法溶解碗部结钢,二次开浇容易失败),继续使用第一氧管对中间包定径水口的下水口进行引流1-2次直至钢水流后,即可正常开浇起步。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氧管的直径<定径水口直径,优选为7-8mm,第二氧管的直径>定径水口直径,优选为12-14mm。
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中间包停止浇注之前,先对中间包进行排渣处理,继续浇注直至中间包钢水液面剩10-20mm,再对中间包进行烘烤,并且提高二次开浇的大包钢水温度。钢水剩余过多会导致中间包内的冻块更厚,二次开浇时需采用更多烧氧次数来将中间包孔洞内的结钢吹通,操作时间越长,二次开浇成功率越低,因为中间包是一直在灌入钢水的,若中间包内的孔洞长时间无法吹通,中间包钢水无法进入结晶器,当中间包满包后需关闭大包,而随着中间包温度慢慢降低,当温度低于正常浇注温度+5℃时,需放弃二次开浇。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中间包停止浇注之前,先对中间包进行排渣处理,使渣层厚度小于5mm(渣层过厚不利于二次开浇烧氧引流,因为渣是不可与氧发生反应熔解),且不再加入中包覆盖剂,且根据铸坯定尺,当中间包钢水液面剩余1/2时,使用盲板陆续堵住连铸
机其它流的水口,至中间包钢水液面剩180mm时,剩一个流的水口继续浇注直至中间包钢水液面剩10-20mm,再对中间包进行烘烤。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包的烘烤温度为1200℃-1300℃,烘烤时间视二次开浇时间确定,优选不小于45分钟。中间包重新烘烤,由于中间包内存有钢水冻块,所述的烘烤温度为中间包内的表面温度,该温度散热快,因此需要将中间包烘烤至更高的温度,非二次开浇中间包烘烤温度1050~1120℃即可。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控制二次开浇的大包钢水温度为正常开浇大包钢水温度+10-15℃。由于中间包里表面基本都是钢水冻块,因此需要更高的温度钢水来熔解,同时也是防止中间包内的钢水散热过快,温度不够影响二次开浇。
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二次开浇起步后,控制拉速不大于1.2m/min,待结晶器钢水出结晶器下口100mm后,立刻更换正常浇注的备用水口,以使拉速与中间包温度匹配,优选地,二次中间包开浇时先开两侧流,然后开中间流。
2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二次开浇的头坯切废重量不小于1/4中间包钢水重量。
2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2.实施例1
23.一种定径水口中间包二次开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4.中间包停止浇注之前,先对中间包进行排渣处理,使渣层厚度为3mm,且不再加入中包覆盖剂;根据铸坯定尺,当中间包钢水液面剩余1/2时,使用盲板陆续堵住连铸机其它流的水口,至中间包钢水液面剩180mm时,剩一个流的水口继续浇注直至中间包钢水液面剩10mm;并且对中间包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1200℃;二次开浇的大包钢水温度要比正常开浇大包钢水温度高10℃。
25.根据连铸机能力将各流中间包定径水口尺寸更换至φ10mm的水口,备用定径水口尺寸为正常浇注时使用尺寸(视连铸机最高拉速而定,通常大于φ18mm)当中间包钢水液面>1/4(或高于300mm)时,大包操作工将钢流关小,使中间包液面缓慢上升,中包操作工使用氧管对定径水口进行引流,氧气压力0.8mpa,氧管长度需大于定径水口厚度至少10cm(烧氧引流时,若引流次数大于5次还未引出钢流,更换新的φ10的水口后继续烧氧引流),引流时当将中间包底部结钢吹通后,通知大包操作工插入带氧气的钢管在中间包该流水口碗部位置2s后立刻拔出后,中包操作工继续引流,此时只需1-2次中包引流钢水即可正常流出。
26.中包操作工引出钢流后即可正常开浇起步,此时拉速不大于1.2m/min,待结晶器钢水出结晶器下口100mm后,立刻更换正常浇注的备用水口,使拉速与中包温度匹配。其他流开浇操作与上述相同,二次中间包开浇时先开两侧流子,最后开中间流,二次开浇的头坯切废重量不小于1/4中间包钢水重量。
27.实施例2
28.一种定径水口中间包二次开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9.中间包停止浇注之前,先对中间包进行排渣处理,使渣层厚度为2mm,且不再加入中包覆盖剂;根据铸坯定尺,当中间包钢水液面剩余1/2时,使用盲板陆续堵住连铸机其它流的水口,至中间包钢水液面剩180mm时,剩一个流的水口继续浇注直至中间包钢水液面剩15mm;并且对中间包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1200℃;二次开浇的大包钢水温度要比正常开浇
大包钢水温度高10℃。
30.根据连铸机能力将各流中间包定径水口尺寸更换至φ12mm的水口,备用定径水口尺寸为正常浇注时使用尺寸(视连铸机最高拉速而定,通常大于φ18mm)当中间包钢水液面>1/4(或高于300mm)时,大包操作工将钢流关小,使中间包液面缓慢上升,中包操作工使用氧管对定径水口进行引流,氧气压力0.8mpa,氧管长度需大于定径水口厚度至少12cm(烧氧引流时,若引流次数大于5次还未引出钢流,更换新的φ12的水口后继续烧氧引流),引流时当将中间包底部结钢吹通后,通知大包操作工插入带氧气的钢管在中间包该流水口碗部位置1s后立刻拔出后,中包操作工继续引流,此时只需1-2次中包引流钢水即可正常流出。
31.中包操作工引出钢流后即可正常开浇起步,此时拉速不大于1.2m/min,待结晶器钢水出结晶器下口100mm后,立刻更换正常浇注的备用水口,使拉速与中包温度匹配。其他流开浇操作与上述相同,二次中间包开浇时先开两侧流子,最后开中间流,二次开浇的头坯切废重量不小于1/4中间包钢水重量。
32.实施例3
33.一种定径水口中间包二次开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4.中间包停止浇注之前,先对中间包进行排渣处理,使渣层厚度为4mm,且不再加入中包覆盖剂;根据铸坯定尺,当中间包钢水液面剩余1/2时,使用盲板陆续堵住连铸机其它流的水口,至中间包钢水液面剩180mm时,剩一个流的水口继续浇注直至中间包钢水液面剩20mm;并且对中间包进行烘烤,烘烤温度为1300℃;二次开浇的大包钢水温度要比正常开浇大包钢水温度高15℃。
35.根据连铸机能力将各流中间包定径水口尺寸更换至φ13mm的水口,备用定径水口尺寸为正常浇注时使用尺寸(视连铸机最高拉速而定,通常大于φ18mm)当中间包钢水液面>1/4(或高于300mm)时,大包操作工将钢流关小,使中间包液面缓慢上升,中包操作工使用氧管对定径水口进行引流,氧气压力1.0mpa,氧管长度需大于定径水口厚度至少15cm(烧氧引流时,若引流次数大于5次还未引出钢流,更换新的φ13mm的水口后继续烧氧引流),引流时当将中间包底部结钢吹通后,通知大包操作工插入带氧气的钢管在中间包该流水口碗部位置2s后立刻拔出后,中包操作工继续引流,此时只需1-2次中包引流钢水即可正常流出。
36.中包操作工引出钢流后即可正常开浇起步,此时拉速不大于1.2m/min,待结晶器钢水出结晶器下口100mm后,立刻更换正常浇注的备用水口,使拉速与中包温度匹配。其他流开浇操作与上述相同,二次中间包开浇时先开两侧流子,最后开中间流,二次开浇的头坯切废重量不小于1/4中间包钢水重量。
37.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网友询问留言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技术分类